返回
天海讲堂

【天海神免资讯速递】TBA阳性信号:解读神经系统中那些微妙的“荧光密码”

2025-08-08
图片

近年来,随着神经免疫相关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一种名为 组织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issue-Based Assay,简称TBA) 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病和风湿免疫病合并神经症状的筛查和诊断中。TBA能够通过荧光信号识别体内是否存在针对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或血管结构的“自身抗体”。

 
 
01
什么是TBA阳性?看得见的异常
 

在TBA检测中,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样本被滴加到健康小鼠脑组织切片上,随后通过二抗显色观察是否有自身抗体与脑组织中某些成分发生结合。

如果检测中出现阳性荧光信号,就意味着患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某些脑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

 
 
 
 
02
特殊信号:棒状或不规则原形的荧光分布,
意味着什么?
 

在某些TBA阳性的病例中,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荧光信号呈均匀分布的棒状或不规则圆形,部分沿脑膜分布”

这种模式通常提示以下两种可能性:

① 髓鞘相关抗体

髓鞘是神经元外部的绝缘层,帮助神经信号快速传导。针对髓鞘的自身抗体(如抗MBP、抗MOG、抗MAG抗体)会导致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等。在TBA检测中,髓鞘相关抗体的结合常呈现出线状或棒状的均匀分布,提示神经轴突外套结构被攻击。

② 血管内皮相关抗体

部分患者的抗体靶点为血管内皮细胞,可能与风湿病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脑血管炎相关。这类抗体结合的区域常围绕小血管,形成点状或环状、不规则的荧光分布,尤其可见于脑膜周围。

 
 
 
 
03
TBA阳性背后:
别忽略风湿免疫病的“神经触角”
 

虽然TBA最初多用于筛查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脑病(如抗NMDA受体脑炎),但临床实践表明,风湿免疫病也可能是TBA阳性的“幕后推手”。

比如: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产生抗核抗体(ANA)、抗P蛋白抗体,导致“狼疮脑病”;

· 类风湿关节炎(RA):在活动期可能出现中枢或周围神经受累,表现为麻木、乏力或癫痫;

· 干燥综合征、硬皮病 等,也可因血管炎机制导致神经损害。

在风湿病患者中发现TBA阳性,往往提示疾病已波及神经系统,应引起足够重视。

 
 
 
 
04

一个案例:荧光背后的真实疾病

 

某68岁女性患者,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近期出现双足麻木、针刺样疼痛。TBA检测发现阳性荧光信号,呈棒状和圆形分布,部分沿脑膜排列。结合电生理和皮肤活检,诊断为RA合并神经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经及时抗风湿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

这一案例说明:TBA阳性不是“神经系统病”的专属,也可能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神经表现之一。

 
 
 
 
05

总结:TBA阳性 ≠ 脑炎,

警惕风湿病可能性!

a4795091-3be6-4a70-86aa-0bfe60889719.png

图片

    图A:海马区典型棒状荧光信号;

图B:小脑区典型棒状荧光信号

如果TBA检测阳性,尤其出现上述典型图谱,应结合临床症状、风湿抗体谱(如ANA、ENA、ANCA等)及影像学、电生理检查,多学科合作(风湿+神经),避免漏诊和误诊。

 
 
 
关联服务
 
 

天海新域实验室是业内第一批开展TBA检测的实验室。自2022年开展TBA检测后,每年接收TBA样本6000余例,TBA年阅片量已超过13000张,阅片经验丰厚,并邀请具有资深临床经验的老师对疑难结果进行复核。对于天海新域实验室TBA结果,天海可提供详细的报告解读。针对疑难信号,可向客户免费提供一对一报告解读服务。详细结果解读,可通过报告联系天海新域,获取详细报告解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