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FAP-α 与 GFAP-ε 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差异
大多数描述 GFAP 表达模式和调节的文章主要关注 GFAP-α 。GFAP亚基 α、δ、ε 和 κ 包含相同的头部和螺旋结构域,但 C 端尾部是不同的,并且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GFAP-ε 在早期发育过程中表达,在脑室周围区、海马体和中枢脊髓的神经祖细胞中最为丰富。GFAP-κ 在胎儿发育早期表达最丰富,但其表达随后迅速下降,而GFAP-α 和 GFAP-ε的表达逐渐增强。目前研究认为与神经免疫密切相关的是GFAP-α 和 GFAP-ε 。
1、GFAP-α
经典亚基:主要表达于 CNS 的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维持细胞骨架稳定性和血脑屏障功能。在生理状态下,其免疫原性较低,但在炎症或损伤时,可能因构象改变或释放至细胞外而被免疫系统识别。一项包含102名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在脑膜、脑、脊髓或全部 3 种炎症 (脑膜脑脊髓炎)患者中,CSF 检测对这些表型的特异性最高 (94%),GFAP-α 亚基的敏感性最高 (100%)。
组织分布:局限于 CNS,如大脑、脊髓的灰质和白质星形胶质细胞,外周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2、GFAP-ε
非经典亚基:由不同启动子驱动转录,氨基酸序列与 α 亚基有约 60% 同源性,但 N 端和 C 端结构差异显著。
组织分布:除 CNS 外,还表达于外周神经系统(如施万细胞)、睾丸、肺及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提示其可能参与外周免疫调节。
二、GFAP-α 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自身免疫性 GFAP 星形细胞病(GFAP-A)
A、疾病关联:2016 年首次报道,患者血清 / 脑脊液中存在抗 GFAP 抗体,主要靶向 GFAP-α 亚基。
B、临床表现: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伴发热、癫痫、认知障碍,部分患者合并肿瘤或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约31% 的中国队列患者出现轴索性周围神经病,以下肢运动纤维受累为主。
C、影像学特征:MRI 显示双侧皮层下白质、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脑膜强化或垂直于脑室的放射状血管周围强化。脊髓病变常累及颈胸段,呈纵向广泛分布,伴中央管线样强化。
D、机制:抗 GFAP-α 抗体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或调理作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破坏血脑屏障,诱导促炎因子释放,加剧神经炎症。
F、临床应用:脑脊液 GFAP-α 水平升高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标志物,其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相关;抗 GFAP-α 抗体检测已纳入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标准,指导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
2. 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自身免疫病
目前研究较少,但有报道 GFAP-α 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参与自身免疫反应。例如,某些细菌或病毒抗原与 GFAP-α 存在同源序列,可能诱发交叉免疫反应,但其具体关联仍需验证。
三、GFAP-ε 是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新兴角色
1. 外周免疫调节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细胞表达:GFAP-ε 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表达,参与调控 TLR( Toll 样受体)信号通路。研究显示,GFAP-ε 缺失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如 TNF-α、IL-6),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MS 模型)的进展,提示其可能作为内源性抗炎因子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自身抗体靶点: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低滴度抗 GFAP-ε-IgG,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疾病活动性或器官纤维化相关。
2.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与生殖系统疾病
GFAP-ε 在睾丸支持细胞中高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动物模型显示,免疫接种 GFAP-ε 可诱导睾丸炎和不育,提示 GFAP-ε 可能作为生殖系统自身抗原参与免疫耐受破坏。
3. 肺部自身免疫疾病
GFAP-ε 在肺泡 Ⅱ 型上皮细胞中表达,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间质性肺病中,GFAP-ε 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促进肺纤维化,但其与自身抗体的关联仍需进一步研究。
四、GFAP不同亚基的抗体诊断与监测
在梅奥诊所团队的一项研究中,102 例被诊断为 GFAP-A 的患者中,100%(102/102)的血清和 / 或脑脊液中 GFAP-α-IgG 阳性,81%(76/94)的患者 GFAP-ɛ-IgG 阳性,54% 的患者 GFAP-α-IgG 和 GFAP-ɛ-IgG 双阳性。GFAP 抗体亚型主要为 GFAP-α-IgG,其次为 GFAP-ɛ和 GFAP-δ-IgG。该项目组发现,在21 例 GFAP-α-IgG 和 / 或 GFAP-ɛ-IgG 阳性患者样本中,其中 16 例(76.2%)GFAP-α-IgG 和 GFAP-ɛ-IgG 双阳性,5 例(23.8%)仅 GFAP-ɛ-IgG 阳性。
在已报道的实验室结果中发现检测 GFAP-α-IgG的敏感性高于其他亚型。但中国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 在19 例接受 CSF 检测的中国患者中,研究人员确定了 14 例为 GFAP-α- IgG 阳性,GFAP-ε-IgG 阳性亦有5例,这表明在检测中加入其他GFAP异构体对于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在常规的GFAP-IgG检测中,通常仅以GFAP-α亚基为抗原。鉴于GFAP多亚基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天海新域实验室提供的基于CBA法的GFAP-IgG检测,同时涵盖了GFAP-α和GFAP-ɛ亚基,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而且还能够明确GFAP亚基类型,对于疾病的诊疗和预后,更具有指导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
GFAP 亚基的研究已从基础机制逐步迈向临床转化。GFAP-α作为核心致病亚基,在 GFAP-A 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GFAP-ε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双重角色崭露头角。未来需进一步明确亚基特异性机制,开发更精准的检测技术和靶向治疗策略,以推动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Flanagan EP, Hinson SR, Lennon VA, et al.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immunoglobulin G as biomarker of autoimmune astrocytopathy: Analysis of 102 patients. Ann Neurol. 2017 Feb;81(2):298-309.
【2】Dubey D, Hinson SR, Jolliffe E, et al. Autoimmune GFAP astrocytopathy: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90 patients in 1 year. J Neuroimmunol. 2018 Aug 15;321:157-163.
【3】Gravier-Dumonceau A, Ameli R, Rogemond V, et al. Acidic Protein Autoimmunity: A French Cohort Study. Neurology. 2022 Feb 8;98(6):e653-e668.
【4】Fang B, McKeon A, Hinson SR, et al.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 A Novel Meningoencephalomyelitis. JAMA Neurol. 2016 Nov 1;73(11):1297-1307.
【5】Heimfarth L, Passos FRS, Monteiro BS, Araújo AAS, Quintans Júnior LJ, Quintans JSS. Serum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is a body fluid biomarker: A valuable prognostic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 -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Immunopharmacol. 2022 Jun;107:108624.
【6】Huang J, Huang W, Zhou R, Lin W, Chen T, Long Y. Det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tibody in autoimmune astocytopathy and related diseases. Ann Transl Med. 2023 Apr 15;11(7):288.
【7】Martinian L, Boer K, Middeldorp J, Hol EM, et 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delta in epilepsy-associated lesional pathologies.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09 Aug;35(4):394-405.
【8】Middeldorp J, Hol EM. GFAP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og Neurobiol. 2011 Mar;93(3):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