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司新闻

重磅上新 | 天海新域正式推出重症肌无力活细胞检测(Live-CBA)——精准诊断,引领未来

2025-02-2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MG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神经-肌肉接头的关键蛋白(如乙酰胆碱受体AChR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导致神经信号传递障碍。在MG的诊断中,抗AChR抗体和抗MuSK抗体的检测是关键步骤。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如放射免疫沉淀法RIP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固定细胞免疫荧光法Fixed-CBA)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患者仍难以获得明确诊断。

天海新域重磅推出Live-CBA检测技术

突破传统

精准升级

继天海新域研发的重症肌无力抗体检测试剂参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施福东教授团队领衔的“SCREAM”研究(NCT05219097,发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Western Pacific , 2023后,Fixed-CBA法在检测AChR抗体和MuSK抗体方面已展现出显著优势。如今,天海新域研发团队经过两年的潜心研发与验证,正式推出更具突破性的“Live-CBA检测试剂”,为重症肌无力的精准诊断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1

Live-CBA技术:

更接近体内环境的检测方法

Live-CBA(活细胞免疫荧光法)是国际神经免疫领域的前沿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使用“活细胞”作为检测载体。与传统的Fixed-CBA法相比,Live-CBA法使用的细胞保持自然活性,细胞膜和受体结构更接近体内原生状态,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免疫反应。这一技术突破使得Live-CBA在检测低滴度抗体和特定类型抗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Live-CBA的临床价值:

精准诊断,助力个体化治疗

A. 提高低滴度抗体检出率  

   Live-CBA法在检测低滴度AChR抗体和MuSK抗体时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尤其适用于一些抗体水平较低或传统方法难以检出的患者。

B. 识别更多MuSK抗体阳性患者

   对于部分AChR抗体阴性的MG患者,Live-CBA法能够识别出更多的MuSK抗体阳性病例,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C. 助力传统检测三重阴性MG患者的诊断

   在三重阴性(AChR抗体、MuSK抗体、LRP4抗体均为阴性)MG患者中,Live-CBA法展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发现常规检测无法识别的抗体,为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重要补充。

D. 更接近体内环境的检测结果

   由于Live-CBA法使用活细胞,其检测结果更能反映患者体内的真实免疫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

Live-CBA与Fixed-CBA:

协同互补,完善诊断方案

Live-CBA法检测AChR和MuSK抗体项目推出后,将与Fixed-CBA法形成“协同互补”。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独使用Live-CBA法,或结合Fixed-CBA法进行综合检测,从而获得更全面、更精准的诊断结果。

 

天海新域:引领重症肌无力诊断新纪元

 
作为神经免疫诊断领域的先行者,天海新域始终致力于推动重症肌无力诊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本次推出的Live-CBA检测技术,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对患者精准诊疗需求的积极响应。我们相信,Live-CBA技术的应用将为更多MG患者带来福音,助力临床医生实现更早、更准的诊断,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补充阅

了解更多关于Live-CBA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案例,请查看过往文章:

【天海神免资讯速递】基于Fix-CBA和Live-CBA方法在重症肌无力AChR,MuSK和LRP4抗体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Li, Z, Zhang C, Chang T, et al.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study comparing the accuracy of autoantibody diagnostic assays in myasthenia gravis: the SCREAM study.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 38, 100846.

[2] Gregorio S, Matteo G, Pietro B, et al. Comparison of Fixed and Live Cell-Based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AChR and MuSK Antibodies in Myasthenia Gravis.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 2022 Oct 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