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Team Introduction
6

长江/杰青/优青等

90 %

欧美研修背景成员

30 +

基础科研人员

40 +

研发团队博士

200 +

临床科研团队

天海新域团队的“十年之旅”

2010-2022

市场转化
  • 免疫细胞器官特异性
  • Daclizumab对MS疗效新机制
  1. JEM 2010
  2. Ann Neurol 2011
  3. Nat Rev Immunol 2011
  • 修饰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NMOSD
  • 中国神经病学现状和发展述评
  1. Neurology 2011, 2013
  • MOG-Ab相关疾病认识
  • NMOSD临床影像新认识
  1. Neurology 2015a, b
  2. Neurology N2 2015
  • MS修复障碍机
  • NMOSD选择性CNS受损机制
  1. Nat Neurosci 2016
  2. J Immunol 2016
  3. Brain Behav Immun 2017
  • MSC,BTZ治疗NMOSD探索
  1. CNS Neurosci Ther 2016
  2. JAMA Neurol 2017
  • TANGO试验
  • 神经免疫病中国发病率
  • MS和NMOSD患者新冠期间管理:中国经验
  • 正常衰老与免疫
  1. Lancet Neurol 2020
  2. Lancet RH 2020, 2021
  3. Neurology N2 2020
  4. Nat Neurosci 2021
  • 神经免疫病与骨髓免疫
  • NMOSD体液标记物
  • IL-17靶向治疗等
  1. Cell 2022, under review

十年来该团队成员相互协作、锐意进取,率先在我国开展疾病修饰药物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群,采用适于我国国情和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包括探索修饰剂量美罗华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应用,使用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以及实施首个视神经脊髓炎多中心头对头药物对照研究(TANGO)等,逐步形成“京津方案”,在全国和亚洲被广泛采用。近期,我们完成我国主要神经免疫病发病率,填补了我国没有神经免疫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的空白。

治疗新靶点

面对我国缺乏NMPA批准的体液诊断试剂盒及疾病修饰药物的挑战,以及突破国外企业在神经免疫实验室诊断领域的垄断,于2018年8月在天津创办的企业。一方面我们的团队利用基于细胞免疫、免疫磁珠及免疫印迹法,建立中枢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自免性脑炎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实验室体液诊断新技术,并不断更新。我们把经典神经免疫的知识和研究手段扩展到脑卒中,衰老等领域,在这些疾病的免疫机制和免疫干预方面进行了开创性探索。

研发新型S1PR拮抗剂
优化 T0080
卒中预测复发及预后的体液标记物

2010-2022

科技转化
  • 脑缺血后免疫细胞脑迁移的机制和作用
  1. PNAS 2014a
  • 完成脑出血、脑缺血免疫干预的临床概念性研究
  1. JAMA Neurol 2014
  2. PNAS 2014b
  • 芬戈莫德减轻tPA相关出血转化
  • 系统总结脑卒中的免疫干预策略
  1. Circulation 2015
  2. Nat Rev Neurol 2015
  • 卒中后免疫抑制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 免疫干预延长tPA时间窗
  • 明确卒中后小胶质细胞作用
  • 卒中后自身免疫
  1. Stroke 2016
  2. JCBFM 2016, 2017
  3. Immunity 2017
  4. PNAS 2017
  5. Ann Neurol 2018
  6. Stroke 2018
  • 提出脑卒中后神经炎症扩散假说
  • 研发脑卒中的体液标记物
  1. Lancet Neurol 2019
  • 脑卒中后启动炎症的总开关
  • 骨髓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的神经信号通路
  • 免疫干预减少tPA出血转化
  1. J Exp Med 2020
  2. Sci Transl Med 2021a
  3. Sci Transl Med 2021b
  4. Circ Res 2021
NT团队在脑卒中免疫学研究和转化的十年之旅

自2010—2021年间在脑卒中免疫机制和免疫干预方面,完成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有机融合的开拓性探索。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中国卒中奖,并成为市场转化的基础。

团队最新文章

Team Latest Articles
MORE

天海新域始终坚持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发展吸引人,以创新培养人。

加入我们